上市公司理财风险整体可控 适当理财助力稳健经营
2018-05-18 09:37:56来源:钱江网-财经互联网专业、高端资讯代表门户
近年来,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累计规模不断增加,还有一些公司的理财收益超过其自身的主营业务利润,受到各方关注。不少人质疑上市公司醉心于“理财”、影响实体业务稳健经营。但笔者认为,目前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整体上是可控的,适当的理财是上市公司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。
从资金来源看,上市公司用于投资理财产品的资金大多为自有闲置、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,这两方面的资金在客观上都有理财的需求。
对于募集资金而言,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建设有一定的周期性,公司一次性募集分次使用的资金必然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;也有的是融资审核存在一定周期,待募集资金到位后市场已发生变化,上市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募投项目,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资金募集和使用上的时间差。此外,出于稳健经营的需要,上市公司账面上也会保有一定金额的自有资金,以满足生产经营、偿还债务以及投机性需求等需要,资金的持有和使用之间或长或短都有一定的时间差。资金是有成本的,理财产品收益普遍高于同期银行活期及短期定存款利率。作为理性的企业经营者,将闲置资金有序投资于期限适当、风险可控的理财产品,是稳健经营、增厚企业业绩的选择。
从规模看,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整体规模不大。上市公司理财以短期产品为主,发生频率高,虽然累计规模较大,但相对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并不大。以购买理财产品较多的温氏股份(23.700,-0.29,-1.21%)、森马服饰(12.040,0.16,1.35%)、中国动力(23.860,0.06,0.25%)、三一重工(8.650,-0.01,-0.12%)及必康股份(32.270,-0.17,-0.52%)为例,从统计数据上看,这几家上市公司2017年所持理财产品规模占同期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较低。
根据统计数据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、证券公司、期货公司、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存量总规模约为53.57万亿元。与全市场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相比,2017年末上市公司所持理财产品的金额仅为其1%左右。
从风险看,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整体安全性较高。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——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》对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明确的规定。根据规定,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投资的产品应当具有安全性高、流动性好的特点,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,且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。在程序上,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应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,并由独立董事、监事会、保荐机构发表明确同意意见,并进行充分信息披露。
对于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,上市公司普遍建立了内部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,相关决策程序须有完整的书面记载,决策参与部门和人员要满足岗位不相容及相互独立牵制的要求,资金的划拨流转有严格的审批级次。此外,上市公司还会定期接受第三方审计并遵从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,从公司内控和外部监督角度对安全性进行把控。
总体上看,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以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为主,整体安全性较高。美的集团(53.020,-0.10,-0.19%)、国民技术(10.920,0.03,0.28%)所涉理财诈骗等风险个案,并非是理财产品自身风险,而是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小概率事件。
综上所述,从上市公司层面看,购买理财产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,购买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不大,且安全性较高,并未影响上市公司主体业务的稳健经营。银行理财筹集的资金,绝大多数还是流向了实体经济,上市公司理财并不会引发资金大规模脱离实体经济。
责任编辑:孙知兵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钱江网-财经互联网专业、高端资讯代表门户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